七月十日有感
十年前此日,視篆上嚴州。
借服初金佩,峨冠尚黑頭。
乾坤誰失馭,江海已橫流。
保土雖無恙,忘家弗自謀。
寒門驚瓦裂,癡子困萍浮。
追憶危阽急,都忘屈辱羞。
衆推真膽大,孰察暗眉愁。
盜賊誅鋤定,租傭減閣優。
民功差稍稍,己事太悠悠。
綿薄稀儲峙,貪婪恣取求。
冥懷隨命運,失意起冤讎。
屢跋三關馬,更乘四瀆舟。
長城青冢月,大漢黑山秋。
甫息臺卿擔,空餘季子裘。
解官終欠早,破產復奚尤。
酹柏悲先壟,畦蔬偃故丘。
信書無一得,負債有千憂。
倒篋衣俱典,連牀藥未瘳。
不如窮百姓,何謂古諸侯。
公論誰詩可,蓮花博士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視篆(shì zhuàn):指擔任官職,處理公文。
- 借服:指借用官服。
- 金佩:金質的佩飾,指官服上的裝飾。
- 峨冠:高高的帽子,古代官員的禮帽。
- 黑頭:指年輕。
- 失馭:失去控制。
- 橫流:氾濫,比喻社會動盪。
- 保土:保衛國土。
- 忘家:不顧家庭。
- 寒門:貧寒的家庭。
- 瓦裂:瓦片破裂,比喻家庭破敗。
- 癡子:愚笨的人,自謙之詞。
- 萍浮:像浮萍一樣漂泊不定。
- 危阽(yán):危險臨近。
- 屈辱羞:屈辱和羞恥。
- 盜賊誅鋤:指剿滅盜賊。
- 租傭:租稅和勞役。
- 減閣優:減少和優待。
- 民功:對民衆有益的功績。
- 己事:自己的事情。
- 綿薄:微薄。
- 儲峙(zhì):儲備。
- 貪婪:貪得無厭。
- 冥懷:深遠的思考。
- 命運:天命,宿命。
- 冤讎(chóu):冤仇。
- 跋(bá):翻越。
- 三關:指重要的關隘。
- 四瀆:指四條大河。
- 長城青冢:指邊疆的景象。
- 大漢黑山:指遼闊的邊疆。
- 甫息:剛剛停息。
- 臺卿:指高官。
- 季子裘:季子,指季布,裘,皮衣,比喻貧寒。
- 解官:辭去官職。
- 破產:家產破敗。
- 酹柏(lèi bǎi):澆酒於柏樹,祭奠先人。
- 先壟:祖先的墳墓。
- 畦蔬:田間的蔬菜。
- 故丘:故鄉的山丘。
- 信書:指學識。
- 負債:欠債。
- 倒篋:倒空箱子,形容貧困。
- 連牀藥:指長期生病。
- 瘳(chōu):痊癒。
- 諸侯:古代的封建領主。
- 公論:公衆的評價。
- 蓮花博士:指有學問的人。
翻譯
十年前的今天,我擔任了嚴州的官職。起初借用官服,佩戴金飾,頭戴高帽,那時我還年輕。天下失去了控制,江海氾濫,社會動盪。我雖然保衛了國土,卻忘記了家庭,沒有爲自己考慮。貧寒的家庭如同破裂的瓦片,我這個愚笨的人像浮萍一樣漂泊不定。回憶起那危險的臨近,我都忘記了屈辱和羞恥。大家推崇我膽大,卻沒有人察覺我內心的憂愁。盜賊被剿滅,租稅和勞役得到減少和優待。對民衆有益的功績逐漸顯現,而自己的事情卻顯得遙遠。我微薄的儲備,貪婪的慾望。深遠的思考,隨着命運的安排,失意引發了冤仇。多次翻越重要的關隘,乘船穿越四條大河。邊疆的長城和青冢下的月光,遼闊的邊疆和黑山的秋天。剛剛停息了高官的擔子,只剩下貧寒的季布的皮衣。辭去官職終究還是欠早,家產破敗又有什麼可怨尤的。澆酒祭奠祖先的墳墓,田間的蔬菜覆蓋了故鄉的山丘。學識一無所獲,欠債卻有千般憂愁。倒空箱子,衣服都典當了,長期生病,藥物還未痊癒。不如窮苦的百姓,古代的封建領主又如何。公衆的評價誰能得到詩的認可,蓮花博士的同伴。
賞析
這首作品是元代詩人方回對自己十年前擔任官職時的回憶和反思。詩中,方回表達了自己在動盪時期的責任感與犧牲,同時也流露出對個人命運和家庭困境的無奈與憂愁。通過對過去經歷的回顧,詩人展現了自己在公與私、責任與個人生活之間的掙扎。詩的結尾,方回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體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複雜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