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皋比(gāo bǐ):古代指虎皮,這裏比喻高位。
- 鵷行(yuān xíng):指官員的行列,比喻爲官。
- 黃金闕:指皇宮,比喻朝廷。
- 白玉堂:指翰林院,比喻文人的最高學府。
- 巖廊:指朝廷,比喻政治中心。
- 姻婭(yīn yà):指姻親關係。
- 魚龍:比喻變化多端,這裏指汪親家的多才多藝。
- 老子:指汪親家,尊稱。
翻譯
海內四十多位傑出的儒師,一旦卸下高位的虎皮,便立即步入官員的行列。 他們的名聲早已震動皇宮,其相貌也應當在翰林院中被尊崇。 真正的學者應當專心於文學創作,少言寡語的人定能在朝廷中穩固立足。 交接工作的人正是我的姻親,特此告知多才多藝的汪親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儒師們從學術高位轉向政治生涯的情景,讚美了他們的學識與品德。詩中通過「皋比」與「鵷行」的對比,展現了儒師們身份的轉變。同時,以「黃金闕」和「白玉堂」象徵朝廷與翰林院,強調了他們的聲望與地位。最後,通過提及姻親關係,表達了作者對汪親家的敬重與期待。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曉思 》 —— [ 元 ] 方回
- 《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張御史鵬飛元日倡酬韻六首 》 —— [ 元 ] 方回
- 《 五月二十一夜雨未止六晝夜水漲寇阻無人入城 》 —— [ 元 ] 方回
- 《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風亙古所無二首 其二 》 —— [ 元 ] 方回
- 《 李仲賓墨竹四首 》 —— [ 元 ] 方回
- 《 題凍雀著色梅花 》 —— [ 元 ] 方回
- 《 五月十一日早問政山房三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文蔚約梅上人來訪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