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雜書三十首
思詩夜無寐,佳句招不來。
不思忽有得,清晨視空階。
昨日所未有,紅葉初可枚。
小雨過庭菊,一夕粲然開。
飢雀噪檐隙,紡車響林隈。
百動各有爲,此復掛我懷。
秋意美初寒,經營一銜杯。
炊僕告薪盡,空庖風捲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無寐:無法入睡。
- 粲然:形容花朵盛開的樣子,燦爛奪目。
- 隈:角落。
- 經營:此處指準備或享受。
- 薪盡:柴火用完了。
翻譯
夜晚思索詩句而無法入睡,美好的詞句卻遲遲不來。不經意間忽然有所領悟,清晨時望着空曠的臺階。昨日還未曾有的景象,紅葉初現,可以一一數來。小雨過後,庭院中的菊花,一夜之間燦爛地開放。飢餓的麻雀在屋檐縫隙中鳴叫,紡車的聲音在林間角落響起。各種動靜都有其作用,這些景象又掛在我的心上。秋意正濃,初寒之美,我準備享受一杯酒。炊事僕人告訴我柴火已盡,空蕩的廚房裏風吹起了塵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夜至清晨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深刻體驗。詩中「不思忽有得」一句,體現了詩人創作靈感的偶然性與珍貴性。紅葉、小雨、菊花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秋天的美麗與哀愁,而「飢雀噪檐隙,紡車響林隈」則巧妙地以動襯靜,增強了詩的意境。結尾處的「空庖風捲埃」不僅反映了生活的艱辛,也增添了詩的現實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和對生活的深刻洞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吾鄉朋友比多詩人宜進一步大則文公小亦龍溪可也於汪德載楊復之歸賦此意並寄劉元煇黃仲宣 》 —— [ 元 ] 方回
- 《 次韻謝曹之才見贈 》 —— [ 元 ] 方回
- 《 次韻李景安提學同過伯幾 》 —— [ 元 ] 方回
- 《 次韻送郝同知還閩二首 》 —— [ 元 ] 方回
- 《 重至秀山售屋將歸十首 》 —— [ 元 ] 方回
- 《 醉吟五首 》 —— [ 元 ] 方回
- 《 題九歌圖 》 —— [ 元 ] 方回
- 《 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呂公輓歌辭五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