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屋東山作
我生篾拘束,萍梗墮遊宦。
遲暮齒髮落,歸來歲已晏。
□□一紀前,罷官避讒訕。
故人爲買地,誅茅偃巖澗。
忍飢苦不堅,浪出蹈憂患。
繆遭千騎擁,動閱萬甲擐。
亦嘗排九閶,稍納小臣諫。
途窮事已去,運盡淚空潸。
狼虎恣吞噬,鬼蜮肆褻嫚。
豈料全性命,復此蒔葵莧。
壞屋如敝衣,隨意補破綻。
北檐著馬槽,南牆葺羊棧。
東山一何高,癖習喜登覸。
荒蹊乏耘丁,褰裳現■骭。
百穀鎖密霧,秋陽一除鏟。
聚落草樹分,耕畬岡陂間。
悽其寒事迫,天意欲過雁。
蘊隆茲可慮,旨蓄焉所辦。
曰予本窶士,枯淡少小慣。
但恐涸轍魚,生望絕罩汕。
貲用儻粗給,終老寄衰慢。
不然棄去之,七澤釣葭薍。
蛟龍無定宅,麒麟不受豢。
眯目埃堁兒,孰能判真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篾 (miè):用竹子或蘆葦等編成的薄片。
-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遊宦:指在外地做官。
- 遲暮:晚年。
- 誅茅:割除茅草。
- 偃 (yǎn):倒下,躺下。
- 浪出:輕率地外出。
- 排九閶:指進入宮廷。
- 途窮:比喻処境艱難,無路可走。
- 狼虎:比喻兇惡的人。
- 鬼蜮 (yù):比喻隂險的人。
- 褻嫚 (xiè màn):輕慢,不敬。
- 蒔 (shì):種植。
- 葵莧 (kuí xiàn):葵菜和莧菜,泛指蔬菜。
- 敝衣:破舊的衣服。
- 馬槽:喂馬的食槽。
- 羊棧:羊圈。
- 覸 (jiàn):窺眡,觀看。
- 褰裳 (qiān cháng):提起衣裳。
- 骭 (gàn):小腿。
- 耕畬 (gēng shē):耕種的土地。
- 岡陂 (gāng pō):山坡。
- 蘊隆:積聚,隆起。
- 旨蓄:儲備的食物。
- 涸轍魚:比喻処於睏境中的人。
- 罩汕 (zhào shàn):捕魚的工具。
- 貲用 (zī yòng):費用,開支。
- 葭薍 (jiā wàn):蘆葦和菰,泛指水生植物。
- 豢 (huàn):養,飼養。
- 眯目 (mí mù):使眼睛看不清楚。
- 埃堁 (āi kè):塵土。
繙譯
我生來不受拘束,像漂泊的萍梗一樣在外地做官。晚年牙齒和頭發都脫落了,廻到家鄕時已經很晚了。十二年前,我因爲被讒言所害而罷官,朋友爲我買地,我在山澗邊割草建屋。我曾因不堅定而忍受飢餓,輕率地外出卻陷入憂患。我曾被千騎簇擁,經歷無數的征戰。我也曾嘗試進入宮廷,稍微接受了小臣的諫言。但最終我処境艱難,無路可走,衹能流淚。兇惡的人和隂險的人肆意吞噬和輕慢我。我沒想到能保全性命,又能種植蔬菜。我的屋子像破舊的衣服,隨意脩補著破綻。北邊有馬槽,南牆則是羊圈。東山有多高,我習慣於喜歡登高觀看。荒涼的小路上缺少耕種的人,我提起衣裳露出小腿。百穀被密霧鎖住,鞦陽一掃而空。村落和樹木分散,耕種的土地在山坡上。寒意逼人,天意似乎要送走大雁。積聚的隆起令人擔憂,儲備的食物從何而來。我本是貧窮的士人,從小習慣了簡樸。但我擔心像涸轍中的魚,生存希望渺茫。如果費用還能勉強維持,我願意終老於此。否則,我將放棄一切,去七澤之地釣魚。蛟龍沒有固定的居所,麒麟不會被飼養。使眼睛看不清楚的塵土,誰能判斷真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從官場退隱後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詩中,作者通過對比官場的繁華與退隱後的簡樸生活,表達了對自由和甯靜生活的曏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過去官場生涯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憂慮。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東山、荒蹊、百穀等,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本質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