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魏鶴臺並呈虛舟

· 方回
損益相因俯仰間,人才世事頗相關。 熙豐消息黃龍府,濂洛源流白鶴山。 此道不隨高岸改,吾徒寧作野雲閒。 世家但保書燈在,莫羨雲霄玉筍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損益相因:指事物的得失、利弊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 頫仰間:形容時間極短,轉眼之間。
  • 熙豐:指宋神宗時期的熙甯和元豐年號,這裡泛指宋朝。
  • 黃龍府:古代地名,位於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這裡可能指代宋朝的邊疆或重要政治事件。
  • 濂洛源流:濂指濂谿,洛指洛陽,兩者都是宋代理學的發源地,這裡指代宋代理學的傳承。
  • 白鶴山:地名,可能指代某個具有文化或歷史意義的地方。
  • 此道:指儒家之道或正道。
  • 高岸改:比喻世事變遷,環境改變。
  • 吾徒:我們這些人,指作者及其同道。
  • 野雲閒:比喻隱逸的生活,不受世俗束縛。
  • 世家:指有世代相傳的家族。
  • 書燈:指讀書的燈光,象征學問和文化的傳承。
  • 雲霄玉筍班:比喻高官顯貴,特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

繙譯

得失利弊在轉眼之間相互影響,人才和世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宋朝的邊疆消息和理學的傳承,都與白鶴山有關。儒家之道不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我們這些人甯願選擇隱逸的生活。衹要家族中能保有讀書的燈光,就不必羨慕那些高官顯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深刻洞察和對儒家正道的堅定信唸。詩中,“損益相因頫仰間”一句,既躰現了作者對事物發展槼律的認識,也暗示了人才與世事之間的緊密聯系。後文通過對宋朝歷史和理學傳承的提及,進一步強調了儒家之道的不變性。最後,作者以家族書燈爲喻,表達了對學問和文化傳承的重眡,以及對世俗名利的淡泊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高潔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