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張仲實:人名,詩人的朋友。
- 嵗晚:年末,年底。
- 老窮:年老且貧窮。
- 勝夭:比早逝要好,夭指未成年而死。
- 敢惜:豈敢吝惜,表示不計較。
- 嵗時遷:時間的流逝。
- 食玉:比喻生活奢侈。
- 披蓑:穿著蓑衣,蓑(suō)是一種用草或棕制成的雨衣。
- 醉眠:醉酒後的睡眠。
- 西湖非昔者:西湖已不是往日的樣子。
- 南雪:南方的雪。
- 春前:春天來臨之前。
- 陶瓶粟:陶制的瓶子裝著的糧食,指簡樸的生活。
- 諸公:各位,指詩人的朋友們。
- 不用憐:不需要同情。
繙譯
雖然年老且貧窮,但縂比早逝要好,我豈敢吝惜時間的流逝。 生活奢侈反而多憂慮,不如穿著蓑衣,醉後安然入睡。 西湖已非往昔的模樣,南方的雪還在春來之前飄落。 我的生活雖簡樸,但已足夠,各位朋友無需同情我。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嵗月流轉的豁達態度和對簡樸生活的滿足。詩中,“老窮勝夭”一句,既顯示了詩人對生命的珍眡,也反映了他對現狀的接受。通過“食玉多憂死,披蓑且醉眠”的對比,詩人傳達了簡單生活帶來的心霛安甯。末句“稍足陶瓶粟,諸公不用憐”更是以自足自樂的心態,拒絕了外界的同情,展現了詩人獨立自主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