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康慶之催借所著及謝見過

· 方回
胸涵太古恐無鄰,面著微埃詎許親。 顧肯城南訪窮巷,松風時煮一甌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胸涵:胸懷包含。
  • 太古:遠古時代。
  • 恐無鄰:恐怕沒有同伴。
  • 面著:臉上沾着。
  • 微埃:微小的塵埃。
  • 詎許親:怎麼允許親近。
  • 顧肯:反而願意。
  • 窮巷:偏僻的小巷。
  • 甌春:指茶,古代稱茶爲春。

翻譯

胸懷中包含着遠古的情懷,恐怕難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臉上沾着微小的塵埃,怎麼可能允許他人輕易親近。然而,你卻願意來到這偏僻的小巷探訪,那時,松風中煮着一壺茶,如同春日的溫暖。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高潔孤傲的情懷,以及對知音難尋的感慨。詩中「胸涵太古恐無鄰」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也透露出其孤獨的心境。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面著微埃」與「顧肯城南訪窮巷」,突出了知音的難尋與珍貴。最後以松風煮茶作結,營造出一種寧靜淡遠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知音的期待與珍惜。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