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公歸自永陽山中出其山居槁因賦

日日思山不肯歸,年來心事固多違。 老禪真有誅茅地,應許孤雲作伴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珠公:對某人的尊稱,這裏指詩中的主人公。
  • 永陽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槁:古代指書稿、文稿。
  • 誅茅地:指隱居的地方,誅茅即除去茅草,意指開闢隱居之地。
  • 孤雲:比喻孤高的隱士。

翻譯

我日日思念山林,卻遲遲不肯歸去, 多年來,心中所願總是難以如願。 老禪師確實擁有一片隱居的淨土, 應該會允許我這孤雲與他作伴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山林隱居生活的深切向往和現實的無奈。詩中「日日思山不肯歸」一句,既顯示了詩人對山林的眷戀,又暗含了對現實生活的失望。後兩句則通過想象,寄託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在老禪師的隱居之地找到心靈的歸宿,與孤雲爲伴,自由飛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自然的情懷。

廖大圭

大圭,字恆白,姓廖氏,泉州晉江人。得法於妙恩,博極羣書。嘗曰:不讀東魯論,不知西來意。爲文簡嚴古雅,詩尤有風致。自號「夢觀道人」,著《夢觀集》及《紫雲開士傳》,晉江有金釵山,其《募修石塔疏》雲:「山勢抱金釵,聳一柱擎天之雄觀;地靈侔玉幾,睹六龍回日之高標。」一時傳誦。同時有守仁,字一初,富陽人。亦號夢觀,有《夢觀集》六卷。洪武間,徵授右善世,詩見《列朝詩集》中,而曹能始《石倉詩選》合爲一人,誤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