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 劉鶚
何以齊桓成伯業,爲能專任管夷吾。 譭譽黑白今無辨,後世誰烹阿大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齊桓:指齊桓公,春秋時期齊國的君主,以管仲爲相,成就霸業。
  • 伯業:霸業,指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成爲諸侯中的霸主。
  • 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時期齊國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
  • 譭譽:詆譭和讚譽。
  • :古代的一種酷刑,將人投入沸水中煮死。
  • 阿大夫:指阿諛奉承的大夫,這裏可能指那些不辨是非、只會迎合權勢的人。

翻譯

齊桓公是如何成就霸業的呢?因爲他能夠專門信任和任用管仲。現在,詆譭與讚譽、黑與白已經難以分辨,後世又有誰能像齊桓公那樣,對那些只會阿諛奉承的大夫進行懲罰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齊桓公和管仲的典故的引用,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黑白不分、譭譽難辨的現實的不滿。詩中,「何以齊桓成伯業,爲能專任管夷吾」一句,既是對齊桓公和管仲君臣相得的讚美,也是對後世君主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像齊桓公那樣,任用賢能,明辨是非。而「譭譽黑白今無辨,後世誰烹阿大夫?」則直接指出了當時社會的弊端,表達了對那些只會阿諛奉承、不辨是非的人的厭惡,以及對後世能夠有明君出現,懲治這些人的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表達了對清明政治的嚮往和對現實的不滿。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