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 劉鶚
賊兵欲向翁源洞,糾合官陂來打韶。 此策若行誠可慮,南雄唾手可能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翁源洞:地名,位於今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
  • 糾合:聯合,聚集。
  • 官陂:地名,可能指官府控制的某個地方。
  • :指韶關,地名,今廣東省韶關市。
  • 南雄:地名,今廣東省南雄市。
  • 唾手:比喻非常容易得到或完成。

翻譯

賊兵計劃向翁源洞進發,聯合官陂的兵力來攻打韶關。如果這個策略真的實施,確實值得擔憂,南雄可能輕易就能被招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代時期軍事行動的緊張局勢。詩人劉鶚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即將發生的軍事衝突的憂慮。詩中「賊兵欲向翁源洞」和「糾合官陂來打韶」兩句,直接揭示了敵軍的行動計劃,而「此策若行誠可慮」則表達了詩人對此的深切擔憂。最後一句「南雄唾手可能招」則暗示了南雄可能面臨的危機,整首詩充滿了緊迫感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