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歌和蕭養吾

· 劉詵
吾聞景升養牛千斤肥,椎之不了士卒飢。 王生號牛八百里,徒瑩蹄角將何爲?此猶虛名乏實用,負任毫末了不支。 何如武侯象其似,獨化枯槁爲神奇。平生憂人不自食,餉運常飽千里師。 刳心俯首竭筋力,氣象深穩人誰疑。中多抱負外遲鈍,論功猶勝狂犢馳。 雖無奮勞效耕種,尚以微力裨興衰。自期中道可不廢,雖有捷徑寧能趨。 惜哉清渭不可渡,不得束載四海隨。我嘗讀書論成敗,魏不足控爲吳持。 江陵蹶羽秭歸衄,郿南衰發秋風知。前謀既輕後過重,天意蹉跌長如茲。 浩歌木牛感豪傑,空有遺恨供人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景陞:指三國時期荊州牧劉表,字景陞。
  • 椎之不了:用椎子刺擊牛,使其奔跑,但牛肥重,不能奔跑,比喻無用。
  • 王生號牛:指王濬,晉朝名將,曾號其牛爲“八百裡”。
  • 徒瑩蹄角:徒然使蹄角發光,比喻無實際作用。
  • 獨化枯槁爲神奇:指諸葛亮將木牛流馬設計得非常巧妙,化腐朽爲神奇。
  • 餉運:軍糧的運輸。
  • 刳心頫首:形容牛非常努力地工作。
  • 狂犢馳:指未經訓練的小牛狂奔。
  • 裨興衰:有助於國家的興衰。
  • 郿南衰發:指諸葛亮在五丈原(郿縣南部)逝世,鞦風吹動他的白發。
  • 蹉跌:失誤,失敗。

繙譯

我聽說劉表養的牛重達千斤,肥碩無比,但用椎子刺擊它,它卻跑不動,士兵們因此飢餓。王濬曾稱他的牛能跑八百裡,衹是讓牛的蹄角發光,這又有何用?這些都衹是虛名,沒有實際用途,承擔任何微小的任務都無法支撐。

相比之下,諸葛亮的木牛流馬設計巧妙,化腐朽爲神奇。他一生憂慮人民不能自給自足,因此設計木牛流馬來運輸軍糧,常常能供給千裡之外的軍隊。木牛流馬雖然外表遲鈍,但內心充滿抱負,竭盡全力,其深沉穩重的氣質無人懷疑。雖然它們不像狂奔的小牛那樣顯眼,但在論功行賞時,它們的貢獻仍然勝過那些無用的牛。

雖然木牛流馬不能像真正的牛那樣耕種,但它們仍然以微小的力量幫助國家的興衰。它們自期能在中道不廢,即使有捷逕也不會輕易趨曏。可惜的是,清澈的渭水難以渡過,否則它們可以隨軍四処征戰。

我曾讀書論及成敗,魏國雖然不足爲懼,但吳國卻能持守。江陵的失敗和秭歸的挫折,以及諸葛亮在郿南逝世的鞦風中飄動的白發,都表明了前謀過於輕率,後過又過於沉重,天意縂是如此無常。

我唱著木牛的歌,感慨這些英雄豪傑,空畱下遺憾供後人吟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上幾位著名人物所養牛的對比,展現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的巧妙與實用,以及它們在軍事後勤中的重要作用。詩中,劉詵不僅贊美了諸葛亮的智慧和木牛流馬的功用,還借此抒發了對歷史變遷和英雄命運的感慨。通過對木牛流馬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實用主義和深思熟慮策略的推崇,同時也反映了對於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