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方方壺畫仁智圖爲道士主默淵賦

玉檢神仙記,瓊臺羽士家。 軒窗明日月,冠佩剪雲霞。 白鶴窺殘弈,青童掃落花。 憶曾訪丹術,楓徑駐輕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檢:古代帝王封禪所用的書函。
  • 瓊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羽士:道士的別稱。
  • 軒窗:窗戶。
  • 冠佩:指道士的帽子和佩飾。
  • 雲霞:比喻道士的服飾色彩豔麗。
  • 白鶴:象徵長壽和仙境的鳥。
  • 殘弈:未下完的棋局。
  • 青童:年輕的道童。
  • 丹術:煉丹術,古代道士追求長生不老的一種修煉方法。
  • 楓徑:楓樹成行的小路。
  • 輕車:輕便的車子。

翻譯

封禪書函記載着神仙的事蹟,瓊臺是羽士的家。 窗戶明亮映照日月,冠佩如雲霞般絢麗。 白鶴窺視着未完的棋局,青童清掃着落花。 回憶曾經拜訪煉丹術,楓樹小路上停着輕便的車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畫面,通過「玉檢」、「瓊臺」、「羽士」等詞語,構建了一個神祕而超凡脫俗的道教世界。詩中「軒窗明日月,冠佩剪雲霞」一句,以日月和雲霞爲喻,形象地描繪了道士的服飾和居住環境的明亮與華麗。後兩句通過白鶴和青童的描繪,增添了詩中的仙氣和寧靜。結尾的「憶曾訪丹術,楓徑駐輕車」則帶有一絲懷舊之情,回憶了曾經探訪仙境的經歷,表達了詩人對道教仙境的嚮往和留戀。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