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明入社圖

空山樓觀遠蒼蒼,路出深溪石磴長。 近瀑飛雲經樹溼,穿花流水過橋香。 高僧喜識桄桹杖,稚子歡迎薜荔裳。 入社幾時還出社,鬆陰十里到柴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以隱逸生活和田園詩著稱。
  • 入社:加入某個社團或組織。
  • 桄桹杖:一種用桄榔樹製成的手杖。
  • 薜荔裳:用薜荔藤編織的衣服。
  • 柴桑:地名,陶淵明的故鄉。

翻譯

遠望空山中的樓觀蒼茫一片,小路蜿蜒至深溪,石階綿長。 近處的瀑布飛濺雲霧,溼潤了經過的樹木,穿行於花叢中的流水過橋,香氣四溢。 高僧欣喜地見到了桄榔製成的手杖,年幼的孩子歡迎穿着薜荔衣裳的來客。 不知何時加入了這個社團,又何時會離開,松樹的陰影延伸十里,直抵柴桑。

賞析

這首作品以陶淵明入社爲背景,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山林景象。詩中通過對空山、樓觀、深溪、石磴等自然元素的細膩刻畫,展現了一種遠離塵囂的隱逸生活。瀑布飛雲、穿花流水等意象,增添了詩意的浪漫與超脫。高僧與稚子的形象,以及他們對桄榔杖和薜荔裳的反應,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結尾的「鬆陰十里到柴桑」,不僅描繪了景緻的深遠,也隱喻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