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四景爲大尹本齋王侯賦四首

· 楊載
夏月湖中爽氣多,南風疊疊捲長波。 漁人舟楫衝蘋藻,遊女衣裳攬芰荷。 膾切銀絲嘗美味,腔傳金縷換新歌。 使君用意仍深遠,即此光華豈滅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uǎn):捲起。
  • 蘋藻 (pín zǎo):水草名,這裏指水中的植物。
  • 芰荷 (jì hé):荷葉。
  • 膾切 (kuài qiē):細切魚肉。
  • 金縷 (jīn lǚ):金絲,這裏指華美的衣飾。

翻譯

夏日的東湖,清爽的氣息瀰漫,南風層層捲起長長的波浪。漁夫的船隻穿梭在茂密的水草間,遊女們的衣裳輕攬着荷葉。細切魚肉品嚐美味,新歌隨着華美的衣飾而變換。使君的用意深遠,這份光華豈能輕易磨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東湖的生動景象,通過「南風疊疊捲長波」和「漁人舟楫衝蘋藻」等句,展現了湖面的動態美和漁人的勞作情景。詩中「遊女衣裳攬芰荷」一句,巧妙地將遊女與自然景物融爲一體,增添了詩意。結尾提到使君的深遠用意,暗示了東湖美景背後的文化意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讚美。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