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書

· 劉鶚
麾下更無兵可調,城中又乏米堪憂。 孰爲報國忠君計? 姑作求田問舍謀。 兔只守株寧可待? 魚從緣木豈能求? 老夫束手愁無奈,白盡平生未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麾下:部下。
  • 堪憂:值得擔憂。
  • 孰爲:誰來做。
  • 求田問舍:指謀求私利。
  • 守株:指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意外收穫。
  • 緣木:指緣木求魚,比喻方法不對,無法達到目的。
  • 束手:無計可施。
  • 白盡:指頭髮全白。

翻譯

部下已無兵可調,城中又缺米令人憂。 誰來策劃報國忠君的計策? 姑且謀求私利吧。 像守株待兔那樣怎能期待? 像緣木求魚那樣怎能追求? 老夫無計可施,愁苦無奈, 頭髮全白了,一生未曾白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困境的深切憂慮和個人無力迴天的悲憤。詩中通過「麾下更無兵可調,城中又乏米堪憂」描繪了國家的危難,而「孰爲報國忠君計?姑作求田問舍謀」則反映了作者在無奈中的自我安慰。後兩句以「守株待兔」和「緣木求魚」的典故,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現狀的無奈和對改變的無望。結尾的「老夫束手愁無奈,白盡平生未白頭」更是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悲涼和無奈,展現了其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遺憾。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