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居圖

先生夙華川,山中好隱居,門前十柳青扶疏。種來不記幾歲月,生意藹藹充吾廬。 先生一生好心事,放跡其下樂有餘。垂垂露葉覆軒戶,燦燦雪絮吹琴書。 清風瀟瑟來枕蓆,流水汨■鳴階除。或逢樵,或對漁。 隔浦蕩輕航,呼童巾小車。丸藥聽黃鳥,攀條穿白魚。 野老爭席樹陰底,涼影團團搖酒壺。山中之人有天趣,丹墨點染成畫圖。 若非下惠當時宴休處,定是柴桑處士之故墟。自持御史節,朝夕賦歸與。 載歌柳居柳,臨觴惜居諸。既不能歸田重培育,又不能馳書問何如。 風瑟瑟,動幹旟,露湑湑,沾佩裾。千絲萬縷亂心曲,渺渺遙思飛雲衢。 寄言子孫愛惜之,要使清陰大芘吾里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ù):早先,從前。
  • 華川: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扶疏 (fú shū):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 藹藹 (ǎi ǎi):形容植物茂盛。
  • 放跡:放縱行蹤,自由自在地行動。
  • 垂垂:漸漸。
  • 露葉:帶露水的葉子。
  • 軒戶:窗戶。
  • 雪絮:指柳絮,因柳絮飄落如雪。
  • 琴書:指書籍和樂器,泛指文化藝術。
  • 瀟瑟 (xiāo sè):形容風聲或景色淒涼。
  • 枕蓆:牀上的枕頭和席子,指睡覺的地方。
  • 汨■ (mì):此處可能指水聲,具體字義不詳。
  • 階除:臺階。
  • (qiáo):樵夫,砍柴的人。
  • (yú):漁夫,捕魚的人。
  • 隔浦:隔着水邊。
  • 蕩輕航:划着輕便的小船。
  • 巾小車:指用布覆蓋的小車。
  • 丸藥:做成丸狀的藥物。
  • 黃鳥:黃鶯。
  • 攀條:攀折樹枝。
  • 白魚:一種魚。
  • 野老:鄉野的老人。
  • 爭席:爭座位,指與人親近。
  • 涼影:涼爽的影子,指樹蔭。
  • 團團:形容圓形的物體。
  • 酒壺:盛酒的容器。
  • 天趣:自然的趣味。
  • 丹墨:紅色的墨水,這裏指繪畫。
  • 點染:繪畫時點綴和染色。
  • 畫圖:圖畫。
  • 下惠:人名,具體不詳。
  • 宴休:宴飲休息。
  •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 處士:隱居不仕的人。
  • 故墟:舊址,遺址。
  • 御史節:御史的節杖,代表御史的身份。
  • 賦歸與:寫詩表達歸隱的願望。
  • 居諸:指居住的地方。
  • 馳書:快速寄信。
  • 幹旟 (gān yú):古代的一種旗幟。
  • 露湑湑 (lù xǔ xǔ):露水溼潤的樣子。
  • 佩裾 (pèi jū):佩帶的衣襟。
  • 心曲:內心深處。
  • 雲衢 (yún qú):雲中的道路,比喻高遠的地方。
  • (bì):庇護。
  • 里閭 (lǐ lǘ):鄉里,鄰里。

翻譯

先生從前在華川,山中喜歡隱居,門前種了十棵青翠茂盛的柳樹。種植以來不記得經歷了多少歲月,生意盎然,充滿了我的居所。 先生一生喜歡自由自在,樂於在柳樹下放縱行蹤。漸漸地,露水覆蓋的葉子垂掛在窗戶上,如雪的柳絮吹拂着琴書。 清風帶着淒涼來到枕蓆旁,流水聲在臺階上響起。有時遇到樵夫,有時對着漁夫。 隔着水邊划着輕便的小船,呼喚童子用布覆蓋小車。聽着黃鶯的歌聲,攀折樹枝,穿過白魚。 野老們在樹蔭下爭座位,涼爽的影子圓圓地搖晃着酒壺。山中的人有自然的趣味,用紅墨水點綴和染色成畫圖。 如果不是下惠當時宴飲休息的地方,那一定是柴桑處士的舊址。自持御史的節杖,早晚寫詩表達歸隱的願望。 歌唱柳居的柳樹,臨別時珍惜居住的地方。既然不能重回田野培育,又不能快速寄信詢問近況。 風聲瑟瑟,動搖着旗幟,露水溼潤,沾溼了佩帶的衣襟。千絲萬縷擾亂了內心深處,遙遠的思念飛向雲中的道路。 寄語子孫要愛惜這些柳樹,要讓它們的清陰大大地庇護我們的鄉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山中的先生,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滿足。詩中通過對柳樹的描繪,展現了先生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以及他對生活的簡單而深刻的享受。柳樹不僅是他居所的一部分,也象徵着他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態度。詩中的自然景象和隱居生活被描繪得生動而富有詩意,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的讚美。整體上,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柳樹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迴歸自然的情感。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

李延興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