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行

我不暇自哀古帝魂,春來卻念今王孫。王孫馬蹄去何處?但見黃鶴落日故宇煙塵昏。 我昔帝蜀空名存,絕憐王孫玉牒尊。春宮天鵝壓酥酪,凝香夕帳貂皮溫。 紫茸吳姬河西曲,白馬怯薛鷹絛捫。居民咫尺甚天上,冠冕臣僕羣趨奔。 漢川一炬寇飛度,四載寒食如荒村。暴骸泣霜關月老,恨血埋雨江波渾。 投鞭七寶委道側,落花送客慚春恩。勸歸我亦久流落,幾欲出口聲復吞。 莫道人生歸去好,江南無復吊王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暇:沒有空閒。
  • 帝魂:指古代帝王的靈魂。
  • 王孫:指貴族的子孫。
  • 黃鶴:一種傳說中的鳥,常用來象徵遠行或歸隱。
  • 故宇:舊時的房屋,這裏指故國或故鄉。
  • 玉牒:古代帝王封禪用的文書,這裏指尊貴的身份。
  • 凝香夕帳:指華麗的帳篷,夜晚散發香氣。
  • 怯薛:元代的一種官職。
  • 鷹絛:拴鷹的繩子。
  • 冠冕:指官員的帽子,代指官員。
  • 臣僕:臣子和僕人。
  • 漢川:地名,在今湖北省。
  • 一炬:一把火。
  • 暴骸:暴露的屍骨。
  • 恨血:指因恨而流的血。
  • 投鞭:扔掉鞭子,表示放棄或絕望。
  • 七寶:指珍貴的物品。
  • 慚春恩:感到愧對春天的恩賜。
  • 勸歸:勸人歸鄉。
  • 流落:流浪在外。
  • 出口聲復吞:想說又咽回去。
  • :弔唁,慰問死者家屬。

翻譯

我沒有時間哀悼古代帝王的靈魂,春天到來時,我卻思念起現在的王孫。王孫騎馬去了哪裏?只看見黃鶴在落日下飛翔,舊時的房屋被煙塵遮蔽。

我曾以爲蜀地的帝王只是空有其名,但更憐憫王孫那尊貴的身份。春宮中的天鵝肉如同奶油般細膩,華麗的帳篷在夜晚散發着香氣,貂皮溫暖。

穿着紫茸衣的吳地女子在河西曲中歌唱,騎着白馬的怯薛官員輕撫着拴鷹的繩子。居民們彷彿生活在天上,官員們戴着冠冕,像臣子和僕人一樣忙碌。

漢川被一把火焚燒,四年來寒食節如同荒村。暴露的屍骨在霜凍中哭泣,關隘的月亮顯得蒼老,因恨而流的血埋藏在雨中的江波里,變得渾濁。

珍貴的物品被扔在道路旁,落花送客,我感到愧對春天的恩賜。我勸人歸鄉,自己卻久久流落在外,幾次想說話卻又咽了回去。

不要說人生歸去好,江南再也沒有人弔唁王孫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古代帝王的虛名與王孫的尊貴身份,以及對王孫流離失所的深切同情,展現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中描繪的春宮奢華與戰亂荒村的對比,突顯了戰爭帶來的破壞與人民的苦難。最後,作者表達了自己流落他鄉的無奈和對歸鄉的渴望,以及對王孫命運的哀悼,體現了深沉的歷史感和人文關懷。

周霆震

周霆震

霆震,字亨遠,吉州安成人。以先世居石門田西,故又號石田子。初雲生於前至元之季,宋之先輩遺老尚在,執經考業,遍於諸公之廬。若王梅邊、彭魯齋、龍麟洲、趙青山諸公皆器重之。科舉行,再試不利,乃杜門授經,專意古文辭,尤爲申齋、桂隱二劉所識賞。晚遭至正之亂,東西奔走,作爲詩歌,多哀怨之音。明洪武十二年卒,時年八十有八矣,門人私諡曰清節先生。廬陵晏壁葺其遺稿曰《石初集》。老友梅間張瑩稱其沈著痛快,慷慨抑揚,非勉強步驟者所能及。近時詩文一變,蹈襲樑、隋,以誇淫靡麗爲工,纖弱妍媚爲巧,是皆先生之罪人。石初之序梅間也,亦曰近時談者,糠秕前聞,或冠以虞邵庵之序而名唐音,有所謂「始音」、「正始」、「遺響」者。孟郊、賈島、姚合、李賀諸家,悉在所黜。或託範德機之名選少陵集,止取三百十一篇,以求合於夫子刪詩之數。承訛踵謬,轉相迷惑而不自知。蓋石初天性介特,其持論之嚴,固非時好之所能易也。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