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四大因緣做,苦海憑船渡。一棹清風到岸頭,得上無生路。 人嘆風貧苦。我步閒閒趣。脫體全空沒一文,勝似石崇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大:佛教術語,指地、水、火、風四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
  • 因緣:佛教術語,指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條件和原因。
  • 苦海:比喻充滿苦難的人生或世界。
  • 憑船渡:依靠船隻渡過。
  • 一棹:一劃槳。
  • 清風:涼爽的風,比喻清廉或高潔的品德。
  • 岸頭:岸邊。
  • 無生路:指達到佛教所說的無生無死的境界。
  • 人嘆風貧苦:人們感嘆生活貧苦。
  • 我步閒閒趣:我行走時感到悠閒自在的樂趣。
  • 脫體全空:脫離世俗,心靈完全空靈。
  • 沒一文:沒有一分錢。
  • 勝似:勝過,超過。
  • 石崇:東晉時期的大富豪,以奢侈著稱。

翻譯

因爲四大元素的因緣聚合,我乘船渡過這充滿苦難的海洋。一劃槳,清風送我到達岸邊,我找到了通往無生無死境界的道路。 人們感嘆生活的貧苦,而我卻享受着行走間的悠閒自在。心靈完全空靈,即使身無分文,也勝過了石崇那樣的富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佛教的視角,表達了作者對世俗財富的超然態度和對精神解脫的嚮往。詩中「四大因緣做,苦海憑船渡」描繪了生命的苦難和尋求解脫的旅程,而「一棹清風到岸頭,得上無生路」則象徵着達到心靈自由的境界。後兩句「人嘆風貧苦,我步閒閒趣」對比了世俗與精神生活的差異,強調了內心的富足遠勝於物質財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真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譚處端

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於洛川之上。有《水雲前後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