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燦寄長生劉師兄
處端稽首,上覆劉仙,一別倏忽三年。每遇臨風對月,思渴高賢。
忽爾遽承教字,方就審、法候安然。弟且喜,無勞齒錄,存念綿綿。
自愧塵緣未斷,在磁洛兩郡,且恁隨緣。不果來期,希恕老拙無愆。
首春即當拜覲,履高秋、頤素不宣。處端望,師兄通妙幾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叩頭到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 倏忽:形容時間極短,迅速。
- 法候:指道教中的修煉狀態或身體狀況。
- 齒錄:指被記錄或提及。
- 塵緣:指世俗的牽絆或情感糾葛。
- 磁洛:地名,可能指磁州和洛陽。
- 老拙:自謙之詞,意指自己愚鈍。
- 無愆:沒有過錯,無罪。
- 首春:指春季的開始。
- 履高秋:指在深秋時節行走或到達。
- 頤素:指道教中的修煉或養生之道。
- 通妙:指通達玄妙之理。
翻譯
譚處端恭敬地行禮,向劉仙師兄報告,自從上次分別已經過去了三年。每當面對風月之時,我總是深切地思念着您這位高尚的賢人。 突然間收到了您的教誨之字,我趕緊審視自己的修煉狀態,發現一切安好。我感到非常高興,沒有被您遺忘,您的關懷和思念如同綿綿不絕。 我自愧仍然未能完全擺脫世俗的牽絆,在磁州和洛陽兩地,我只能隨遇而安。未能如約前來,希望您能寬恕我的愚鈍和無過。 我打算在春季開始時前來拜見您,在深秋時節,我將遵循您的養生之道,不再多言。我期待着,師兄您在玄妙之理上的指點。
賞析
這首作品是譚處端寫給劉師兄的信,表達了他對師兄的思念和敬仰之情。詩中,「稽首」、「倏忽」等詞語體現了譚處端對師兄的尊敬和時間的流逝感。他通過「臨風對月」的意象,抒發了對師兄的深切思念。在表達自己未能如約前來的歉意時,他自謙地稱自己爲「老拙」,並希望師兄能寬恕他的過錯。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譚處端對師兄的深厚情誼和對道教修煉的執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