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三首

爲慕仙源景物長,滌除靈地布瓊芳。 南宮赤子居涼殿,北海烏龜住絳房。 清淨洞中囚白虎,無爲山上牧青羊。 自從鼎內雲收後,常飲醍醐臥醉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滌除:清洗,清除。
  • 靈地:指修煉之地,寓意清淨之所。
  • 瓊芳:美好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 南宮:指南方,道教中常用來指代修煉之地。
  • 赤子:指純真無邪的嬰兒,比喻心靈純淨。
  • 涼殿:清涼的宮殿,比喻修煉之地。
  • 北海:指北方,道教中常用來指代修煉之地。
  • 烏龜:道教中常用來象徵長壽和智慧。
  • 絳房:紅色的房間,比喻修煉之地。
  • 清淨洞:清淨的洞府,比喻修煉之地。
  • 白虎:道教中四象之一,代表西方,也象徵着殺伐之氣。
  • 無爲山:指無爲而治的山,比喻修煉之地。
  • 青羊:道教中常用來象徵平和與和諧。
  • 鼎內:指煉丹的鼎,比喻修煉的過程。
  • 醍醐:佛教中指最高的智慧,也指美味的乳製品。
  • 醉鄉:指陶醉的狀態,比喻修煉後的心靈境界。

翻譯

我向往仙境中那恆久不變的美景,清洗心靈之地,佈滿美好的花朵。 在南方的修煉之地,純真的心靈居住在清涼的宮殿; 在北方的修煉之地,象徵長壽和智慧的烏龜居住在紅色的房間。 在清淨的洞府中,囚禁着象徵殺伐之氣的白虎; 在無爲的山上,放牧着象徵平和與和諧的青羊。 自從修煉的過程結束後,我常在智慧的醍醐中陶醉,沉睡在心靈的醉鄉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道教意象,描繪了一個修煉者嚮往的仙境和心靈境界。詩中運用了「滌除靈地」、「南宮赤子」、「北海烏龜」等詞語,構建了一個清淨、純淨、智慧的修煉環境。通過「鼎內雲收後,常飲醍醐臥醉鄉」的描述,表達了修煉者在修煉完成後達到的心靈陶醉狀態,體現了道教修煉追求的清淨無爲、智慧圓滿的境界。

譚處端

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於洛川之上。有《水雲前後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