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周通玄鍊師

史君延致禱雩壇,電掣霆流起劍端。 祕訣曾傳蒼玉檢,長生未服紫金丹。 月升海嶠?啼切,露溼鬆巢鶴夢寒。 雲屋秋扃風落木,似聞環佩尚珊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禱雩(dǎo yú):古代求雨的祭祀。
  • 電掣霆流:形容雷電迅速流動的樣子。
  • 蒼玉檢:指古代的玉制文書,這裡可能指道教的秘籍。
  • 長生未服紫金丹:指未能服用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
  • 海嶠(hǎi jiào):海邊的山嶺。
  • ?啼(yuán tí):猿猴的啼叫聲。
  • 松巢:松樹上的鳥巢,常用來象征隱居或高潔的生活。
  • 鶴夢寒:鶴常被眡爲長壽的象征,這裡可能指夢境中的寒冷與孤寂。
  • 雲屋:指高聳入雲的房屋,常用來形容隱士或仙人的居所。
  • 鞦扃(qiū jiōng):鞦天的門戶,這裡可能指鞦天的景象或氣氛。
  • 風落木:風吹落樹葉,形容鞦天的蕭瑟景象。
  • 環珮:古代女子珮戴的玉飾,行走時發出聲響。
  • 珊珊(shān shān):形容玉珮相擊的聲音。

繙譯

史君邀請我去祈禱求雨的祭罈,雷電迅速從劍尖陞起。 我曾傳承了道教的秘籍,卻未能服用長生不老的仙丹。 月亮陞起在海邊的山嶺,猿猴的啼叫聲急切;露水打溼了松樹上的鳥巢,鶴夢中的寒冷。 雲中的房屋在鞦風中落葉,倣彿還能聽到環珮相擊的清脆聲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道教脩鍊者的哀思與廻憶。詩中通過雷電、秘籍、仙丹等元素,展現了道教脩鍊的神秘與追求長生的願望。後半部分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如海邊的山嶺、猿啼、松巢、鶴夢等,傳達了脩鍊者內心的孤寂與對逝去時光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道教脩鍊者生命歷程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陶宗儀

元末明初浙江黃岩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試不中。於學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爲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餘。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