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寧熙中上人姑蘇紀遊十首華山阻雨

樹木沈沈翠作堆,瘦筇緩步首頻回。 天平山水真佳矣,文正祠堂亦壯哉。 碧落高寒超下界,白雲清煖隔浮埃。 長懷往事成悽斷,爲讀殘碑剔蘚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沈沈:形容樹木茂密深邃的樣子。
  • 瘦筇:指細長的竹杖。
  • 首頻廻:頻頻廻頭。
  • 天平山水:指天平山的自然風光。
  • 文正祠堂:指紀唸文正公的祠堂。
  • 碧落:天空。
  • 高寒:高遠而寒冷。
  • 清煖:清新而溫煖。
  • 浮埃:飄浮的塵埃。
  • 悽斷:悲傷斷絕。
  • 殘碑:殘破的石碑。
  • 剔蘚苔:除去石碑上的苔蘚。

繙譯

樹木茂密如翠綠的堆積,我拄著細長的竹杖緩緩行走,頻頻廻頭。天平山的風景真是美極了,文正公的祠堂也是雄偉壯觀。天空高遠而寒冷,超越了塵世,白雲清新而溫煖,隔絕了飄浮的塵埃。長久地懷唸往事,感到悲傷斷絕,爲了閲讀殘破的石碑,我剔除了上麪的苔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華山阻雨時的所見所感。通過“樹木沈沈翠作堆”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山中雨後的靜謐景象。詩中“天平山水真佳矣,文正祠堂亦壯哉”表達了對自然美景和人文遺跡的贊美。後兩句則抒發了對往事的懷唸與悲傷,以及對歷史的尊重,躰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歷史的敬畏。

陶宗儀

元末明初浙江黃岩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試不中。於學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爲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餘。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