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 陳普
五十餘年四海波,建元三載盡徵和。 中央寸土才無血,沃日澆天瓠子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建元:指漢武帝劉徹的年號,這裡指漢武帝時期。
  • 征和:漢武帝的另一個年號,這裡指漢武帝統治的時期。
  • 瓠子河:古代河流名,這裡可能指黃河。

繙譯

五十多年來,四海之內風波不斷,漢武帝建元三年到征和年間,戰亂頻繁。中央之地雖無血跡,但瓠子河卻泛濫成災,波濤洶湧,倣彿要澆灌整個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漢武帝時期的戰亂和自然災害,反映了儅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詩中“中央寸土才無血”一句,既表達了中央地區的相對安甯,也暗含了對戰爭的控訴。而“沃日澆天瓠子河”則形象地描繪了瓠子河泛濫的嚴重程度,象征著天災人禍的深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陳普

陳普

宋福州寧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號石堂,又號懼齋。從韓翼甫遊。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開門授徒,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受聘主雲莊書院,又留講鰲峯、饒廣,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衆。其學以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有《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句解鈐鍵》、《字義》等。 ► 766篇诗文

陳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