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除夕同鄉人小集

如何身世兩悠悠,日月相窮不自繇。 欲入初春添一老,有懷今夕結千愁。 客中酒債殘年送,夢裏鄉心五夜收。 且向諸君同暖熱,誰能萬里獨回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辰:指某年的干支紀年,戊辰年。
  • 除夕: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即春節前夜。
  • 同鄉人:來自同一地方的人。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遙遠。
  • 日月:指時間。
  • 相窮:相互追逐,形容時間流逝。
  • 不自繇:不由自主。
  • 初春: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即正月。
  • 有懷:有所思念。
  • 今夕:今晚。
  • 結千愁:聚集了無數的憂愁。
  • 酒債:因飲酒而欠下的債。
  • 殘年:年末。
  • 五夜:指深夜。
  • 暖熱:指溫暖的氣氛或情感。

翻譯

爲何我的身世與這世界都如此漫長無邊,時間無情地流逝,我卻無法自主。 剛進入初春,我又添了一歲,今夜心中充滿了對故鄉的思念和無數的憂愁。 在異鄉,我因飲酒而欠下的債隨着年末的到來而送走,夢中的鄉愁在深夜裏悄悄收起。 我願與諸位同鄉共享這溫暖的氣氛,誰又能獨自一人在萬里之外回頭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除夕之夜對時光流逝和鄉愁的深切感受。詩中,「日月相窮不自繇」描繪了時間的無情和個人無法掌控命運的無奈,「有懷今夕結千愁」則凝結了詩人對故鄉的深切思念和內心的無盡憂愁。最後兩句「且向諸君同暖熱,誰能萬里獨回頭」則展現了詩人願意與同鄉共享溫暖,同時也表達了對遠方故鄉的無法割捨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意境深遠。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