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迷樓:傳說中隋煬帝在揚州建造的一座樓閣,因其結構複雜,人入其中往往迷失方向,故名。
- 行宮:古代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 荒臺:廢棄的臺基,指迷樓遺址。
- 真:真實,指迷樓的遺蹟仍然可見。
- 楓枯能作語:形容楓樹枯萎,彷彿能說話,暗示着歷史的滄桑。
- 釵老化爲人:比喻時間的流逝,連金屬的釵子都彷彿變成了人形,暗示着歲月的無情。
- 夜蠟燒天淚:夜晚的蠟燭燃燒,如同天空的淚水,形容夜晚的淒涼。
- 秋蛾幻月新:秋天的蛾子圍繞着月亮飛舞,彷彿月亮因此而顯得更加新亮,形容夜晚的景象。
- 當年:指隋煬帝時期。
- 倘:如果。
- 成塵:化爲塵土,指死亡或消失。
翻譯
古寺與行宮依舊,荒廢的臺基真跡尚存。 枯萎的楓樹彷彿能訴說,金屬的釵子都化作了人形。 夜晚的蠟燭燃燒如天淚,秋蛾圍繞月亮飛舞,月色更顯新亮。 當年若不縱情享樂,難道最終不也會化爲塵土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迷樓遺址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時間的無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楓枯能作語」、「釵老化爲人」,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人文遺蹟相結合,表達了對過往繁華的懷念與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末句「當年倘不樂,難道不成塵」更是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短暫,應及時行樂的哲理。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一首優秀的懷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