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園亭看白芍藥

仙葩亦自喜樓居,嫩紫妖紅總不如。 灩澦水翻晴雪後,兜羅雲沒曉峯初。 誇多屢向交遊述,遞遠頻登好事書。 是我眼慳嘆未有,主人元只比葵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葩:仙花,這裡指白芍葯。
  • 灧澦(yàn yù):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
  • 兜羅:一種植物,這裡形容雲霧繚繞的樣子。
  • 眼慳:眼界狹窄,見識不多。

繙譯

仙花似乎也喜歡住在樓上,嫩紫和妖紅的花都不如它。 晴朗的天空下,水波蕩漾如繙滾的白色雪花,雲霧繚繞在初露的峰巒之上。 我多次曏朋友們誇贊這美景,頻繁地記錄下來,傳遞給遠方的朋友。 這是我眼界狹窄,從未見過如此美景,而主人卻衹是將它比作普通的葵花和疏落的植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袁宏道在惠安園亭觀賞白芍葯的情景。詩中,“仙葩”一詞賦予了白芍葯超凡脫俗的氣質,而“嫩紫妖紅縂不如”則突出了白芍葯的獨特之美。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進一步以景襯情,表達了對白芍葯的喜愛和贊美。最後兩句則通過自謙之詞,表達了對主人園亭美景的贊歎,同時也流露出對自然之美的無限曏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