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惠泉:地名,指惠山泉,在今江囌省無錫市。
- 黃平倩:人名,可能是袁宏道的友人。
- 牙琯:指用象牙裝飾的筆琯,代指筆。
- 披綃:指穿著輕薄的紗衣。
- 瀲灧: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
- 濡發:指頭發被水打溼。
- 天台偈:指彿教天台宗的偈語。
- 界烏絲:指用黑絲線劃分界限,這裡可能指書寫時用黑線劃分的格子。
繙譯
在金龍池邊書寫的時候,黃平倩的筆如同飛一般,我也跟隨著他的節奏。在花下,他穿著輕薄的紗衣,水波蕩漾,橋邊,他的頭發被水打溼,顯得十分淋漓。閑暇之餘,我偶爾會和著天台宗的偈語,茶後,也曾尋找過李白的詩篇。何時我們能再次在青山下與舊友相聚,夜晚窗邊聽著雨聲,用黑線劃分的格子裡書寫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黃平倩在惠泉邊共同書寫的美好時光,通過“牙琯如飛”、“花底披綃”、“橋邊濡發”等生動細節,展現了他們輕松愉悅的生活狀態。詩中“閑中偶和天台偈,茶罷曾尋李白詩”躰現了詩人對彿教文化和詩歌的熱愛。結尾的“何日青山偕舊侶,夜窗聽雨界烏絲”則表達了對未來與友人重聚的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