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戲題
碌碌復碌碌,浮生如轉轂。
帝宏匝地羅,人窘彌天獄。
墮地三十載,強半是顰䠞。
算喜無十星,量愁有千斛。
十五歲以前,師傅苦拘束。
朝愁日上舂,暮愁書難讀。
十五歲以後,龜手事場屋。
儒中卞去頭,宦網又纏足。
千眄得一官,萬眄得微祿。
誰知徼五斗,妻子轉枵腹。
顏色低上官,肝腸枯案牘。
舉止動得過,憎恚若相觸。
月不十回圓,酒無三朝熟。
來者不可知,去者不可贖。
欲留色枯槁,欲歸心彳亍。
一病覺昨非,萬仞遂黃鵠。
勿以徑寸榮,易茲尋丈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碌碌(lù lù):形容忙碌而無所作爲的樣子。
- 轉轂(zhuǎn gǔ):比喻時間迅速流逝。
- 帝宏:指天帝,比喻命運或天意。
- 匝地羅(zā dì luó):遍佈地面的羅網,比喻困境或束縛。
- 彌天獄(mí tiān yù):比喻極大的困境或苦難。
- 顰䠞(pín cù):皺眉,形容憂愁。
- 斛(hú):古代容量單位,十鬥爲一斛。
- 龜手:形容手因寒冷而裂開,比喻辛苦勞作。
- 場屋:指科舉考試的考場。
- 卞(biàn):急躁。
- 宦網:比喻官場的束縛。
- 眄(miǎn):斜視,這裏指努力尋求。
- 徼(jiǎo):求取。
- 枵腹(xiāo fù):空肚子,比喻飢餓。
- 案牘(àn dú):指文書工作。
- 憎恚(zēng huì):憎恨和憤怒。
- 彳亍(chì chù):形容猶豫不決。
- 黃鵠(huáng hú):黃色的天鵝,比喻高飛遠走。
- 徑寸榮:微小的榮譽。
- 尋丈辱:極大的恥辱。
翻譯
忙碌又忙碌,浮生如車輪般迅速轉動。天意遍佈地面的羅網,人們困於極大的苦難之中。落地三十年,大半時間都在皺眉憂愁。算算喜事沒有十件,量量憂愁卻有千斛之多。十五歲以前,師傅嚴格管束。早晨擔心太陽升起,傍晚擔心書難讀。十五歲以後,手因寒冷而裂開,從事科舉考試。在儒家考試中急躁地去頭,官場又纏足。千次努力得一官,萬次努力得微祿。誰知求得五斗米,妻子卻餓得轉枵腹。面色低沉面對上級,肝腸枯竭於文書工作。舉止稍有過失,便感到憎恨和憤怒如相觸。月亮不十回圓,酒無三朝熟。未來不可知,過去不可贖。欲留則面色枯槁,欲歸則心猶豫不決。一病覺昨非,萬仞遂黃鵠。勿以微小的榮譽,換取極大的恥辱。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反映了明代士人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狀態。詩中,「碌碌復碌碌」開篇即揭示了生活的忙碌與無奈,而「浮生如轉轂」則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短暫與無常。詩中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回顧,展現了從學童到官員的艱辛歷程,以及官場生活的壓抑與苦悶。最後,詩人通過對比「徑寸榮」與「尋丈辱」,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自由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