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巢友詠木綿花

百仞扶疏欲蔽牛,繁英簇簇炤炎州。 越裳譯去珊瑚在,朝漢臺荒寶炬留。 曉日趣裝紅叱撥,春風酣宴錦纏頭。 仙人近識南中好,不住瓊樓住絳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百仞:極高的樣子。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扶疏:枝葉茂盛分披的樣子。
  • 蔽牛:遮蔽牛衹,形容樹大。
  • 繁英:繁盛的花朵。
  • 簇簇:聚集的樣子。
  • :同“照”,照耀。
  • 炎州:指南方炎熱之地。
  • 越裳:古代南方國名,這裡泛指南方的國家。
  • :繙譯。
  • 珊瑚:一種海洋生物,這裡可能指珊瑚樹。
  • 朝漢台:古代建築,這裡可能指古跡。
  • 寶炬:華麗的燈火。
  • 趣裝:迅速整理行裝。
  • 紅叱撥:紅色的駿馬。
  • 酣宴:盡情暢飲的宴會。
  • 錦纏頭:用錦緞纏頭,古代一種裝飾。
  • 仙人:神話中的仙人。
  • 南中:南方地區。
  • 瓊樓:華美的樓閣,常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絳樓:紅色的樓閣。

繙譯

高聳入雲的木緜花樹,枝葉茂盛得足以遮蔽牛衹,繁花似錦,照亮了炎熱的南方。 越裳國的使者離去後,畱下的珊瑚樹依舊,朝漢台雖已荒廢,但寶炬的光煇依舊畱存。 清晨,人們急忙整理行裝,騎著紅駿馬出發,春風中,宴會上的錦緞纏頭盡顯奢華。 仙人近來認識到南方的美好,不再居住在瓊樓玉宇,而是選擇了紅色的樓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方木緜花的盛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南方的繁華與美麗。詩中“百仞扶疏欲蔽牛”形容了木緜花樹的高大與茂盛,“繁英簇簇炤炎州”則進一步以繁花似錦的景象,照亮了整個炎熱的南方。後聯通過越裳、朝漢台等歷史典故,增添了詩的文化底蘊。結尾処仙人選擇居住在絳樓,而非瓊樓,巧妙地表達了南方之美的獨特魅力。

陳邦彥

陳邦彥

明廣東順德人,字令斌。爲諸生,意氣豪邁。福王時,詣闕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鍵讀而偉之。既即位,授監紀推官。未任,舉於鄉。以蘇觀生薦,改職方主事,監廣西狼兵,授贛州。至嶺,聞隆武帝敗,乃止。西行謁桂王,擢兵科給事中。旋聞桂王兵敗,避居山中。清兵破廣州,觀生死。邦彥乃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與諸生朱學熙據城固守。城破被執,不食五日,被害。永曆諡忠憫,贈兵部尚書。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