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康彥錫還蜀

· 陳履
漢家仙令集長安,舊侶過逢尚鶡冠。 忽漫開尊來暮雨,殷勤把袂散春寒。 相將且盡燕歌壯,此去無論蜀道難。 聖主只今頻側席,清班遲爾接鵷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漢家仙令:指漢朝的仙人,這裡比喻康彥錫。
  • 鶡冠:古代一種冠帽,這裡指康彥錫的服飾。
  • 忽漫:忽然。
  • 開尊:開懷暢飲。
  • 把袂:握手。
  • 相將:相伴。
  • 燕歌:燕地的歌曲,這裡指豪邁的歌曲。
  • 蜀道難:指蜀地的道路艱險。
  • 側蓆:側身而坐,表示恭敬。
  • 清班:清貴的官職。
  • 鵷鸞:古代傳說中的神鳥,比喻賢人。

繙譯

漢朝的仙人聚集在長安,舊時的同伴相遇時還戴著鶡冠。 忽然間開懷暢飲,暮雨中來,殷勤地握手敺散了春寒。 相伴而行,盡情唱著燕地的豪邁歌曲,此去不論蜀道多麽艱險。 聖明的君主如今頻頻側身而坐,期待著清貴的官職能與賢人相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康彥錫在長安相遇的情景,通過“漢家仙令”、“鶡冠”等詞語,展現了康彥錫的高貴與不凡。詩中“忽漫開尊”、“殷勤把袂”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後兩句則通過“燕歌”與“蜀道難”的對比,鼓勵友人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結尾提到“聖主側蓆”、“清班接鵷鸞”,則寄寓了對友人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

陳履

明廣東東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澤。隆慶五年進士。歷知蒲圻、休寧、崇德知縣,官至廣西按察副使,兵備蒼梧。致仕後日以吟詠爲事。有《懸榻齋稿》。 ► 2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