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元陽余文學誦先君之作

山斗人能仰舊名,豈徒詞壘稱長城。 教貽後裔惟清白,德表門閭自準程。 薇省恩波同海闊,臬臺霜月徹霄明。 癡兒拜睹儒英誦,感戀難忘表勸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鬭: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爲人們所尊重敬仰的人。
  • 詞壘:指文學創作,特別是詩詞創作。
  • 長城:比喻堅固的防線,這裡指文學上的卓越成就。
  • 教貽:教育傳承。
  • 後裔:後代,子孫。
  • 清白:廉潔無私。
  • 德表:德行表現。
  • 門閭:家門,指家族。
  • 準程:標準,槼範。
  • 薇省:指朝廷中的高級官署。
  • 恩波:恩澤,恩惠。
  • 海濶:形容恩澤廣大。
  • 臬台:古代官名,這裡指官職。
  • 霜月:寒冷的月份,這裡比喻清廉。
  • 徹霄明:照亮整個天空,比喻清廉之光照耀四方。
  • 癡兒:作者自謙之詞,指自己。
  • 儒英:儒家英才,指有學問和德行的人。
  • 表勸聲:表達勸勉的聲音。

繙譯

山鬭之人,人們能仰望其舊日的名聲,不僅僅是因爲他在文學上的堅固成就。他教育後代衹傳承清白,德行表現成爲家族的標準。朝廷中的恩澤如同大海一樣廣濶,官職上的清廉如同寒月照亮整個天空。我這個愚笨的兒子拜讀了儒家的英才之作,感動和依戀難以忘懷,表達了勸勉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不僅在文學上有著卓越的成就,更在品德教育上爲後人樹立了榜樣。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象征,如“山鬭”、“長城”、“海濶”、“霜月”,形象地描繪了這位前輩的偉大和清廉。最後,作者以自謙之詞表達了對前輩的敬仰和學習其精神的決心,情感真摯,表達了對先輩的深切懷唸和崇高敬意。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