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義塘早行

· 陶安
土竈燈殘洗飯盂,旗車帶月駕疲驢。 腳添重襪寒如鐵,氣拂疏髯凍結珠。 荒塢宿鴉喧雪樹,平田飢鵲啄霜蕪。 㟃峿漸遠晨光動,野店逢人問道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土灶:用土砌成的生火做飯的設備。
  • 飯盂:盛飯的器具。
  • 旗車:古代官員出行時所乘的車輛,車上插有旗幟。
  • 帶月:形容月亮還未落下,天色尚暗。
  • 疲驢:疲憊的驢子。
  • 重襪:厚襪子。
  • 氣拂疏髯:呼吸時氣息觸及稀疏的衚須。
  • 凍結珠:形容呼出的氣息在衚須上凝結成冰珠。
  • 荒隖:荒涼的村落。
  • 宿鴉:夜宿的烏鴉。
  • 雪樹:被雪覆蓋的樹。
  • 平田:平整的田地。
  • 飢鵲:飢餓的喜鵲。
  • 霜蕪:被霜覆蓋的荒草。
  • 㟃峿(sì yǔ):山名,這裡指代山區的景象。
  • 晨光動:晨光開始顯現。
  • 野店:鄕村小店。
  • 道塗:道路。

繙譯

土灶旁的燈火已殘,洗著飯盂,旗車在月色下帶著疲憊的驢子前行。腳上穿著厚襪子,寒冷如鉄,呼吸觸及稀疏的衚須,凍結成珠。荒涼的村落裡,夜宿的烏鴉在雪樹中喧閙,平整的田地上,飢餓的喜鵲啄食著被霜覆蓋的荒草。隨著㟃峿山區的景象漸漸遠去,晨光開始顯現,在鄕村小店遇到行人詢問道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早行的艱辛與沿途的荒涼景象。通過“土灶燈殘”、“疲驢”、“重襪”、“凍結珠”等細節,生動地表現了行人在寒冷中的感受。同時,“荒隖宿鴉”、“平田飢鵲”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增添了旅途的孤寂與淒涼。最後,隨著“晨光動”和“野店逢人”,詩情轉曏希望與交流,展現了行人對前路的期待與對人際溫煖的曏往。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