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蒲臺

· 陶安
曉廛集似鳥投林,密柵緣牆布棘針。 冷霧障天雲木暗,暖風着地雪泥深。 濟流東去長歸海,蜀客西來遠貨金。 喜遇採江香醞賣,一尊見貺慰鄉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án):古代城市中平民的房地。
  • (zhà):用竹木鐵條等做成的阻攔物。
  • 棘針:荊棘上的刺。
  • 冷霧:寒冷的霧氣。
  • 障天:遮天蔽日。
  • 雲木:高聳入雲的樹木。
  • 暖風:和暖的風。
  • 雪泥:雪地上的泥土。
  • 濟流:指河流。
  • 蜀客:來自蜀地(今四川一帶)的客人。
  • 遠貨金:遠道而來販賣貴重物品的商人。
  • 採江香醞:採集江邊的香料釀製的酒。
  • 見貺(kuàng):受到賞賜或贈予。
  • 鄉心:思鄉之情。

翻譯

清晨的市集上,人們聚集如同鳥兒投林,密集的柵欄沿着牆邊佈滿了荊棘的刺。寒冷的霧氣遮天蔽日,高大的樹木在雲霧中顯得暗淡,和暖的風吹拂着大地,雪地上的泥土變得深沉。河流向東流去,最終匯入大海,來自蜀地的客人遠道而來,販賣着貴重的物品。欣喜地遇到了賣採江香醞的,一杯酒的贈予,慰藉了我的思鄉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市集的繁忙景象和自然環境的變幻,通過對比冷霧與暖風、雲木與雪泥,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膩的觀察。詩中「濟流東去長歸海,蜀客西來遠貨金」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地理環境的認識,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商業活動。最後,詩人以遇到賣酒的情景作爲結尾,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摯動人。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