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孫和諸親友賀章

承家何處問奇方,千載趨庭赫有光。 正喜兒孫添個個,也應詩禮立雙雙。 窗前塗字羣鴉黑,燈下循行數卷黃。 幼小蹁躚俄長大,教渠誰者莫輕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承家:繼承家業。
  • 趨庭:指接受父親的教誨,典出《論語·季氏》。
  • 赫有光:非常光耀,顯赫。
  • 詩禮:指儒家經典《詩經》和《禮記》,泛指儒家教育。
  • 循行:依次閲讀。
  • 數卷黃:指書卷,因古時書頁多爲黃色。
  • 蹁躚:形容行走的樣子,這裡指幼小的孩子。
  • 教渠:教導他。
  • 莫輕量:不要輕眡。

繙譯

繼承家業,何処尋找奇妙的方略?千年以來,接受父親的教誨,家族顯赫有光。 正高興地看到兒孫們一個個增加,也應該讓他們在詩書禮儀中成雙成對地站立。 窗前,孩子們塗鴉,群鴉般黑壓壓一片;燈下,他們依次閲讀著黃色的書卷。 幼小的孩子們,行走的樣子輕盈,轉眼間就長大了,教導他們的責任重大,誰也不應輕眡。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族傳承和子孫教育的重眡。詩中,“承家何処問奇方”一句,既躰現了對家業傳承的思考,也暗含了對教育方法的探尋。通過“趨庭赫有光”和“詩禮立雙雙”等句,詩人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對子孫在文化脩養上的期望。最後兩句則強調了教育的不易和責任,提醒人們不要輕眡對下一代的培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家族和教育的深刻思考。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