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少府
出塞魂屢驚,懷賢意難說。
誰知吾道間,乃在客中別。
日夕捧瓊瑤,相思無休歇。
伊人雖薄宦,舉代推高節。
述作凌江山,聲華滿冰雪。
一登薊丘上,四顧何慘烈。
來雁無盡時,邊風正騷屑。
將從崖谷遁,且與沈浮絕。
君若登青雲,餘當投魏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瓊瑤(qióng yáo):美玉,這裏比喻美好的詩文。
- 伊人:那個人,指李少府。
- 薄宦:官職卑微。
- 述作:著作,指李少府的文學作品。
- 薊丘:地名,在今北京市附近。
- 騷屑:形容風聲或心情的不平靜。
- 崖谷遁:隱居山林。
- 沈浮:指世事的起伏變化。
- 青雲:比喻高官顯位。
- 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門,常用作朝廷的代稱。
翻譯
出塞征戰,魂魄屢屢受驚,懷念賢士,心中難以言說。 誰知我這道路的艱難,竟是在客中與友人分別。 日日夜夜捧讀你的美好詩文,相思之情無休無止。 你雖官職卑微,但舉世都推崇你的高尚節操。 你的著作超越江山,名聲和才華如同冰雪般純潔。 一旦登上薊丘之上,四周的景象何其慘烈。 來往的大雁無盡無休,邊疆的風聲正騷動不安。 我打算隱居山林,與你斷絕世事的沉浮。 你若登上高官顯位,我當投身朝廷,爲你效力。
賞析
這首詩是高適對友人李少府的深情迴應,表達了對李少府高尚品格和文學成就的讚賞,以及自己對世事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瓊瑤」、「高節」、「凌江山」等詞讚美了李少府的才華和品德,而「崖谷遁」、「沈浮絕」則反映出詩人對紛擾世界的逃避和對清靜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同時也流露出自己願意爲友人效力的忠誠。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對友情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