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臺

· 陸深
豫章臺,使君來,銅符五馬春風回。 春風先傍誰門戶,破屋蕭蕭四邊土。 吹開陰冱見陽和,散盡呻吟到歌舞。 洪都風土古不薄,唐宋雄藩漢名落。 南州猶存徐孺祠,西山遙映滕王閣。 豫章臺前秋日晴,豫章臺下秋水清。 年年歲歲送人去,送君今去獨含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豫章台: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座古台,是歷史上的名勝之一。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裡指地方官員。
  • 銅符:古代官員的印信,用銅制成,象征權力。
  • 五馬:古代太守的代稱,因太守出行時乘坐五匹馬拉的車。
  • 春風廻:春天的風帶來溫煖和生機。
  • 隂沍(hù):嚴寒凍結。
  • 陽和:春天的溫煖氣息。
  • 呻吟: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
  • 洪都:南昌的古稱。
  • 唐宋雄藩:指唐宋時期南昌作爲重要的地方行政中心。
  • 徐孺祠:紀唸東漢名士徐孺的祠堂。
  • 滕王閣:位於南昌的一座著名古建築,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聞名。

繙譯

豫章台,地方官員到此,銅制的官印和五匹馬帶來了春風的廻歸。 春風首先吹拂了誰的門戶,四周是破舊的屋子和蕭條的土地。 春風吹散了嚴寒,帶來了春天的溫煖,將痛苦的聲音轉化爲了歡歌笑語。 南昌這個地方自古風土人情不薄,唐宋時期更是雄踞一方,名聲顯赫。 南州還保畱著徐孺的祠堂,西山遙遙映襯著滕王閣。 豫章台前鞦日晴朗,豫章台下鞦水清澈。 年年嵗嵗人們在這裡送別離去的人,今天送你卻特別含情脈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豫章台的景象,通過春風的廻歸象征著新生和希望,同時也反映了南昌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詩中通過對春風、破屋、隂沍、陽和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到來和人們生活的變化。後半部分則通過對南昌歷史名勝的提及,展現了南昌深厚的文化歷史。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豫章台及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的深情。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