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

江聲帶蘭若,靜者自相尋。 白日寒山道,清風祇樹林。 竹梅開徑淺,鐘磬落雲深。 何必隨空去,方知塵外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梅庵:指種有梅樹的庵堂或寺廟。
  • 蘭若:指寺廟,是梵語「阿蘭若」的省稱,意爲寂靜無苦惱煩亂之處。
  • 祇樹林:指寺廟周圍的樹林,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是佛教聖地之一。
  • 鐘磬:古代的打擊樂器,鍾和磬,常用於寺廟中。
  • 塵外心:超脫塵世的心境。

翻譯

江水聲伴隨着寺廟的寧靜,自尋靜謐之人自然會來此尋覓。 白日下,寒冷的山路上,清風輕拂着寺廟周圍的樹林。 竹林與梅花在小徑旁淺淺地開放,鐘聲和磬聲在雲層深處迴盪。 何必追隨虛無而去,此時此刻,方知自己已擁有超脫塵世的心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靜謐的寺廟景象,通過「江聲」、「白日」、「清風」等自然元素,以及「竹梅」、「鐘磬」等寺廟特有的景物,表達了詩人對塵世之外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何必隨空去,方知塵外心」一句,深刻體現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與超脫的哲學思考,展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淨化的生活態度。

區大倫

明廣東高明人,字孝先。區大相弟。少負氣節。萬曆十七年進士,授東明知縣,勤政愛民,改御史。天啓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經筵,黨人側目。由太僕卿改南戶部侍郎。時魏忠賢勢方熾,大倫彈劾無所規避。後被奪職歸。有《端溪日錄》、《崇正辟邪錄》、《端溪詩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