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端溪溯流還石洲江上雜詠四首

封壤從知羲叔還,皇風亦在有虞間。 漢家霸業何須論,西出樓船過錦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端溪:地名,今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
  • 溯流:逆流而上。
  • 石洲: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爲作者旅途中的一個地點。
  • 封壤:疆域,指國家的邊界。
  • 羲叔:傳說中的古代賢人,此處可能指古代的賢君或賢臣。
  • 皇風:指帝王的德政和風範。
  • 有虞:即虞舜,古代五帝之一,以德治國著稱。
  • 漢家霸業:指漢朝的強盛和霸權。
  • 樓船:古代的大型戰船。
  • 錦山: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爲作者旅途中的一個地點。

翻譯

自從離開端溪逆流而上回到石洲,我在江上吟詠了四首詩。 從疆域的變遷可知羲叔的歸來,帝王的德政也曾在有虞之間流傳。 漢朝的霸業無需多言,西行的樓船已經越過了錦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物和歷史典故,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漢朝霸業的追憶。詩中「封壤從知羲叔還」一句,借用羲叔的典故,暗示了歷史的循環和國家的興衰。而「漢家霸業何須論」則直接表達了對漢朝強盛時期的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和對往昔榮光的緬懷。

區大倫

明廣東高明人,字孝先。區大相弟。少負氣節。萬曆十七年進士,授東明知縣,勤政愛民,改御史。天啓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經筵,黨人側目。由太僕卿改南戶部侍郎。時魏忠賢勢方熾,大倫彈劾無所規避。後被奪職歸。有《端溪日錄》、《崇正辟邪錄》、《端溪詩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