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散:悠閒自在的樣子。
- 荊扉:用荊條編成的門,指簡陋的門戶。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 丙丁:古代用以代表火的符號,這裏指太陽。
- 賭鬆:以松樹爲賭注,可能指觀察松樹的形態或位置。
- 璧水:指清澈的水。
- 鳴鐸:掛在寺廟檐角的鈴鐺,風吹時發出聲響。
- 衲衣:僧人的衣服,用多塊布縫製而成。
- 形勝:風景優美的地方。
- 龍飛:比喻帝王興起或即位。
翻譯
在風中悠閒地打開簡陋的門扉,我們緩緩地攜手登上青翠的山峯。試着在陽光下觀察塔影,以松樹的寬窄爲賭注來放鬆腰帶。道路侵入清澈的水中,寺廟的鈴鐺在風中鳴響,石頭靠近僧人的牀鋪,掛着他們的僧衣。眼前盡是樓臺亭閣,風景如畫,讓人回憶起當年帝王興起的艱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友人徐昌國一同登雞鳴山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寺廟的寧靜氛圍。詩中「臨風蕭散撤荊扉」一句,既表達了詩人悠閒自在的心境,又以「荊扉」暗示了山居的簡樸。後文通過對塔影、松樹、水聲、鈴鐸和僧衣的描寫,進一步以視覺和聽覺的交織,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結尾的「滿目樓臺形勝裏,當年辛苦憶龍飛」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歷史記憶結合,表達了對往昔的懷念和對自然美景的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