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蓬山

晨登蓬萊山,命我二三友。 懷抱各清曠,稍厭從棼糾。 理策即嶔岑,延眺極原藪。 涼風蕩衣裳,層巒映左右。 西嶺翠千重,東山亙長阜。 齊雲迥造天,回薄出南鬥。 江流浩渟泓,橫島障傾溜。 洲渚躍波來,迅勢若奔走。 遠浦網輕煙,前村蔭疏柳。 對景每自得,俯仰但搔首。 嶺雲與溪月,一一供吾有。 未知宇宙間,此樂可盡否。 還顧望霞圃,詠歸及樵叟。 詰旦亦復然,茲遊長負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嶔岑(qīn cén):形容山勢高峻。
  • 藪(sǒu):指水草茂密的沼澤地。
  • 迥(jiǒng):遠。
  • 渟泓(tíng hóng):形容水深而平靜。
  • 傾溜(qīng liū):傾斜的水流。
  • 洲渚(zhōu 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 詰旦(jié dàn):第二天早晨。

翻譯

清晨登上蓬萊山,與幾位好友同行。 心中各自懷抱着清曠的情懷,稍感厭倦了紛擾的世俗。 我們策馬登上高峻的山嶺,遠眺着廣闊的沼澤地。 涼風輕拂衣裳,層巒疊嶂映入眼簾。 西嶺翠綠重重,東山綿延不絕。 雲彩高遠直達天際,巍峨壯闊超出南鬥星。 江水浩渺深邃,小島阻擋了傾斜的水流。 水中的陸地隨着波濤涌來,迅猛之勢如同奔走。 遠處的水面上輕煙繚繞,前方的村莊掩映在稀疏的柳樹下。 面對這美景,我自得其樂,俯仰之間不禁搔首沉思。 嶺上的雲和溪邊的月,一一爲我所有。 不知在這宇宙間,這樣的樂趣是否可以窮盡。 回頭望向霞光中的園圃,吟詠歸來時已是樵夫的黃昏。 第二天早晨也是如此,這次遊玩是否會長久地留在記憶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與友人登蓬萊山的所見所感,通過遠眺山川、江流、洲渚等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清曠自然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動的描繪手法,如「涼風蕩衣裳」、「層巒映左右」等,展現了山水的壯美與寧靜。結尾處流露出對這種自然樂趣的無限嚮往,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淡淡哀愁,體現了詩人深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

區大倫

明廣東高明人,字孝先。區大相弟。少負氣節。萬曆十七年進士,授東明知縣,勤政愛民,改御史。天啓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經筵,黨人側目。由太僕卿改南戶部侍郎。時魏忠賢勢方熾,大倫彈劾無所規避。後被奪職歸。有《端溪日錄》、《崇正辟邪錄》、《端溪詩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