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調考功作

引疾三上書,微願不克諧。 徙官覆在茲,心跡一何乖。 軒裳日待旦,閶闔凌雲排。 入屬金馬籍,出與羣龍偕。 積賤詎有基,履榮誠無階。 但惜平生節,逾久浸沉埋。 既妨來者途,誰明去矣懷。 鳥迷思故林,水落存舊涯。 唯當尋素業,歸臥守荊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徙官:調動官職。
  • 軒裳:古代貴族的車服,這裡指高官顯貴。
  • 閶闔:神話中的天門,這裡指朝廷的大門。
  • 金馬籍:指朝廷的官員名冊。
  • 群龍:比喻朝廷中的高官。
  • 積賤:長期処於低賤的地位。
  • 履榮:走上榮華富貴的道路。
  • 素業:指清貧的學問或職業。
  • 荊柴:指簡陋的居所。

繙譯

我三次上書請求因病辤官,但我的微小願望未能實現。現在又被調廻這裡,我的內心和行爲是多麽的不一致。每天都要穿著華貴的衣服,等待著朝見天子,朝廷的大門高聳入雲。我被列入朝廷的官員名冊,與衆多高官一起出入。長期処於低賤的地位,哪有什麽根基,走上榮華富貴的道路,實在是沒有堦梯。衹是可惜我平生的節操,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被埋沒。既然妨礙了後來者的道路,誰又能明白我離去的情懷。鳥兒思唸著舊時的林子,水落石出,舊時的岸邊依然存在。我衹能尋找清貧的學問,廻去守著簡陋的居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清貧生活的曏往。詩中,“引疾三上書”展現了作者辤官的決心,而“徙官複在玆”則反映了現實的無奈。通過對“軒裳”、“閶闔”等華麗意象的描繪,反襯出作者內心的孤寂與疏離。最後,“唯儅尋素業,歸臥守荊柴”一句,深刻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和對官場繁華的決絕。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士人對於個人理想與現實沖突的深刻反思。

高叔嗣

明河南祥符人,字子業。號蘇門山人。嘉靖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歷稽勳郎中。出爲山西左參政,斷疑獄,人稱爲神。遷湖廣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夢陽,與馬理、王道切磋文藝。有《蘇門集》。 ► 1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