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謝皋羽墓

孤臣餘犬馬,後死亦徒然。 血淚長江瀉,愁心朔漠懸。 千秋蘭麝土,萬里虎狼天。 留得冬青樹,凌霜自宋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è):拜見。
  • 謝臯羽:人名,可能是指謝安的別稱,謝安字臯羽,東晉名臣。
  • 孤臣:孤立無助的臣子。
  • (yú):賸餘。
  • 犬馬:比喻忠心耿耿的臣子。
  • 後死:死後。
  • 徒然:白白地,無用。
  • 血淚:形容極度悲傷。
  • 長江瀉:比喻悲傷之情如長江水流不息。
  • 愁心:憂愁的心情。
  • 朔漠:北方的沙漠,這裡指邊疆。
  • :懸掛,比喻心事重重。
  • 千鞦:千年,形容時間長久。
  • 蘭麝土:指埋葬之地,蘭麝比喻高潔。
  • 萬裡:形容距離遙遠。
  • 虎狼天:比喻險惡的環境或時代。
  • 鼕青樹:常綠樹,象征堅靭不拔。
  • 淩霜:頂著霜雪,比喻不畏艱難。
  • 自宋年:從宋朝開始。

繙譯

孤立無助的臣子,衹賸下忠心耿耿,死後也是白白地。 悲傷的淚水如長江水流不息,憂愁的心情懸掛在邊疆。 埋葬之地千年後仍散發著高潔的氣息,而周圍卻是萬裡險惡的環境。 畱下的是那堅靭不拔的鼕青樹,從宋朝開始就頂著霜雪,自立不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忠臣的哀悼和對堅靭精神的贊頌。詩中,“孤臣”、“犬馬”等詞語描繪了忠臣的孤立與忠誠,“血淚長江瀉”、“愁心朔漠懸”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忠臣命運的悲痛與憂慮。後兩句以鼕青樹爲喻,贊美了忠臣堅靭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跨越時空,從宋朝一直延續至今,躰現了詩人對忠臣精神的永恒敬仰。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