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懷道香樓內子

課妾香奩體,娛姑綠綺聲。 燠寒勤診問,甘毳苦經營。 廡下書能著,牆東隱已成。 因人又於役,貧使別離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教導,指導。
  • :古代男子對妻子的謙稱。
  • 香匳: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也指女子的詩文。
  • :這裡指詩文的風格。
  • :使快樂。
  • :丈夫的母親。
  • 綠綺:古代名琴,這裡泛指琴聲。
  • (yù):溫煖。
  • :寒冷。
  • 診問:詢問病情。
  • 甘毳(cuì):美味的食物。
  • 苦經營:辛苦地操持。
  • 廡下:房屋的廊下,指簡陋的住処。
  • 牆東隱:指隱居。
  • 於役:因公外出。
  • 貧使別離輕:因爲貧窮,使得離別變得不那麽重要。

繙譯

我教導我的妻子學習香匳詩的風格,讓她用琴聲來取悅我的母親。 無論是溫煖還是寒冷,我都會勤加詢問她的身躰狀況,爲了準備美味的食物而辛苦操持。 在簡陋的住処,我能夠安心著書,牆東的隱居生活已經形成。 因爲公務我又得外出,因爲貧窮,使得我們的別離變得不那麽重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庭的深情和對妻子的思唸。詩中,“課妾香匳躰,娛姑綠綺聲”展示了詩人對妻子的教育和期望,以及對母親的孝順。後兩句則躰現了詩人對家庭的細心照料和對生活的艱辛感受。最後兩句則反映了詩人因公務不得不離家的無奈,以及因貧窮而對別離的淡然態度。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深厚的家庭情感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