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守風作

香爐空外起,一氣日氤氳。 石色青天地,花光白水雲。 雨來鳧雁合,風起瀑泉分。 縣小圍山半,人煙易夕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香爐:指香爐峯,廬山的一座山峯。
  •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或氣很盛。
  • 鳧雁(fú yàn):野鴨和大雁。
  • 瀑泉:瀑布。
  • 夕曛(xī xūn):夕陽的餘暉。

翻譯

香爐峯在空曠的天際聳立,一縷縷煙氣日復一日地繚繞。 石頭的顏色青翠欲滴,與天地相融,水面上漂浮的花瓣如同白雲。 雨來時,野鴨和大雁聚集在一起,風起時,瀑布的水花四濺。 小縣城半山腰環繞,夕陽的餘暉下,人煙漸漸稀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湖口縣的自然風光和寧靜的鄉村生活。詩中,「香爐空外起,一氣日氤氳」以香爐峯爲背景,形象地描繪了山間的煙霧繚繞,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寧靜的氛圍。「石色青天地,花光白水雲」則通過色彩的運用,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和諧。後兩句「雨來鳧雁合,風起瀑泉分」生動地描繪了雨天和風起時的景象,增添了詩的動態美。最後,「縣小圍山半,人煙易夕曛」則表現了小縣城的寧靜和夕陽下的溫馨,整首詩充滿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鄉村生活的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