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呦呦(yōu yōu):形容鹿的叫聲。
- 弦誦:弦歌和誦讀,指古代的教育方式,弦歌指音樂教育,誦讀指文學教育。
繙譯
山人與鹿一同遊玩,因此用鹿的名字來命名這個洞穴。洞中的草隨著春天的到來而生長,人與自然的情感和諧共存。詩中提到了鹿的叫聲“呦呦”,這竝非作者隨意的玩弄文字。即使偶然得名,也是美好的,這樣的名字可以激發千古的弦歌和誦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人與鹿和諧共処的景象,通過“鹿洞”這一命名,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唸。詩中“呦呦”一詞的運用,不僅形象地描繪了鹿的叫聲,也增添了詩意。最後兩句強調了名字的重要性,即使偶然得名,也能激發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傳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諧與文化傳承的贊美。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
邵寶的其他作品
- 《 送王子春還天台 》 —— [ 明 ] 邵寶
- 《 寄題宜興李宗源雙桐用吳寧庵韻 》 —— [ 明 ] 邵寶
- 《 約吳丁二友登超然堂遇雨不果 》 —— [ 明 ] 邵寶
- 《 別廬山 》 —— [ 明 ] 邵寶
- 《 徐太史薜荔園辭思樂堂 》 —— [ 明 ] 邵寶
- 《 送陳嘉猷赴朱氏館 》 —— [ 明 ] 邵寶
- 《 望雲庵爲林提學題用素翁韻 》 —— [ 明 ] 邵寶
- 《 文玉送雙蓮有詩將之次韻爲荅 》 —— [ 明 ] 邵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