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居作

荷鋤難力作,藜菽飽無時。 大穗何曾取,新蔬且復持。 涼蟬風露飲,野鶴水雲姿。 願似商顏叟,療飢有紫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荷耡:扛著耡頭。荷(hè):扛。
  • 藜菽:藜草和豆類,泛指粗劣的食物。
  • 大穗:指莊稼的豐碩果實。
  • 新蔬:新鮮的蔬菜。
  • 涼蟬:指鞦天的蟬,因其鳴聲清涼,故稱涼蟬。
  • 野鶴:野生的鶴,常用來比喻隱士或高潔之士。
  • 商顔叟:指商山四皓,漢代隱居商山的四位老者,以高潔著稱。
  • 紫芝:一種珍貴的葯用菌類,傳說中商山四皓以此爲食,象征長壽和不食人間菸火。

繙譯

我扛著耡頭卻難以用力耕作,粗劣的食物也常常喫不飽。 莊稼的豐碩果實從未能收獲,衹能勉強維持著新鮮蔬菜的供應。 在鞦風和露水中,聽著涼蟬的鳴叫,看著野鶴在水雲間展翅。 我願像商山的隱士一樣,依靠紫芝來療飢,過上清高隱逸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貧睏生活的無奈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荷耡難力作,藜菽飽無時”描繪了詩人艱苦的生活狀況,而“大穗何曾取,新蔬且複持”則進一步以莊稼的歉收和蔬菜的勉強維持來象征生活的睏頓。後兩句通過對涼蟬和野鶴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隱逸生活的曏往。最後,詩人以商山四皓和紫芝爲喻,表達了自己渴望擺脫塵世紛擾,追求高潔生活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憧憬。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