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雜詩

白龍池最大,百里盡珠胎。 赤子兵頻弄,紅夷舶恐來。 邊牆殊未築,海界已先開。 此地成雲朔,勞君鼓角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龍池:此處指廉州(今廣西合浦)的一個大池塘,因傳說中有白龍出沒而得名。
  • 珠胎:指珍珠,因爲合浦以產珍珠聞名。
  • 赤子:指百姓,這裏特指當地的居民。
  • 紅夷:古代對西方人的稱呼,這裏可能指外國商人或侵略者。
  • :指大船,這裏特指外國船隻。
  • 邊牆:指邊境的防禦工事。
  • 海界:指海上的邊界。
  • 雲朔:指邊疆地區,雲指雲南,朔指北方,這裏泛指邊遠之地。
  • 鼓角哀:鼓角是古代軍中用來發號施令的樂器,哀指悲壯的氣氛。

翻譯

白龍池是最大的,百里之內盡是珍珠的孕育之地。 當地的百姓頻繁地被戰亂所困擾,而外國的船隻恐怕也會來此。 邊境的防禦工事還未建成,海上的邊界卻已先被侵犯。 這個地方成了邊疆之地,勞煩你用鼓角表達哀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廉州地區的邊疆景象,通過「白龍池」和「珠胎」展現了當地的自然特色和經濟資源。詩中「赤子兵頻弄,紅夷舶恐來」反映了當地百姓因戰亂而受苦,同時擔憂外來侵略。最後兩句「邊牆殊未築,海界已先開」和「此地成雲朔,勞君鼓角哀」則表達了詩人對邊疆安全和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以及對邊疆將士的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關切。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