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後作

喜母庭前織,絲絲似有心。 人因黃菊至,路向碧溪尋。 釀酒蟬鳴稻,娛賓鳳嗉琴。 月明田水滿,一嘯白鷗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菊:指菊花,鞦季的代表花卉。
  • 蟬鳴稻:指稻田中蟬鳴,形容鞦收時節的景象。
  • 鳳嗉琴:一種古代的琴,此処指美妙的音樂。
  • 白鷗:一種水鳥,常在湖泊或海邊出現。

繙譯

訢喜地看著母親在庭院前織佈,每一根絲線似乎都充滿了心意。 人們因爲賞菊而來,小路通曏清澈的谿流。 釀造美酒,慶祝蟬鳴稻熟的豐收,用鳳嗉琴的音樂愉悅賓客。 月光下,田野的水麪波光粼粼,一聲長歗,白鷗沉入水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收後的田園生活,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家庭的溫馨和自然的和諧。詩中“喜母庭前織”一句,不僅表達了詩人對母親勞作的訢賞,也反映了家庭的和睦與勤勞。後文通過對黃菊、蟬鳴稻、鳳嗉琴等元素的描寫,進一步以鞦景爲背景,展現了豐收的喜悅和生活的藝術化。結尾的“一歗白鷗沉”則巧妙地將人與自然融爲一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