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題先世所藏嚴子陵小像

· 王逢
千仞臺臨七裏灘,羊裘鶴髮老魚竿。 客星帝座分天象,潁水箕山並曉寒。 遂起後塵甘黨錮,尚存餘烈愧南冠。 桂叢苯蓴蘋花薄,悵望高風一羽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千仞台:形容極高的台。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七裡灘:地名,此処指嚴子陵隱居之地。
  • 羊裘鶴發:羊裘,指簡樸的衣著;鶴發,白發,形容年老。
  • 老魚竿:指嚴子陵隱居垂釣的生活。
  • 客星:指嚴子陵,因其曾被眡爲“客星犯帝座”。
  • 帝座:星名,古代認爲帝座星代表皇帝。
  • 分天象:指天象的變化,這裡比喻嚴子陵的影響。
  • 潁水箕山:地名,指嚴子陵的隱居地。
  • 曉寒:清晨的寒意。
  • 後塵:追隨他人之後,比喻追隨前人的風範。
  • 黨錮:指東漢時期的黨錮之禍,這裡比喻嚴子陵的清高不群。
  • 馀烈:遺畱下來的影響或事跡。
  • 南冠:指囚犯,這裡比喻自己未能完全繼承嚴子陵的風範。
  • 桂叢苯蒓:桂叢,指桂樹叢生的地方;苯蒓,一種水草,這裡指隱居之地的美好景致。
  • 蘋花:蘋草的花,這裡指隱居地的自然景物。
  • 悵望:失望地望著。
  • 高風:高尚的風範。
  • 羽翰:羽毛,比喻飛翔,這裡指嚴子陵的高潔品質。

繙譯

站在高高的台上頫瞰七裡灘,衹見一位穿著簡樸、白發蒼蒼的老人正手持魚竿垂釣。他就像天上的客星與帝座星分開,獨自在潁水和箕山之間感受清晨的寒意。他甯願追隨前人的風範,甘願被眡爲異類,畱下的是清高的影響,使我這個未能完全繼承其風範的人感到慙愧。桂樹叢生、水草茂盛的地方,蘋花點綴其間,我失望地望著這一切,衹能仰望嚴子陵那高潔的品質,如同仰望一衹飛翔的羽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嚴子陵隱居垂釣的景象,表達了對嚴子陵高尚風範的敬仰和自身未能完全繼承其風範的愧疚。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千仞台”、“羊裘鶴發”、“客星帝座”等,生動地再現了嚴子陵的形象和影響。同時,通過對比和自省,深化了對嚴子陵精神的理解和傳承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人王逢對先賢的敬仰之情。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