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令尹四望亭

雙溪繞郭山爲城,四山疊翠如畫屏。 溪山深處着小亭,林塘瀟灑蒲荇青。 令君公餘澹無營,來此環眺心目醒。 洞庭八荒皆戶庭,手揮五絃水泠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郗令尹:郗,姓氏;令尹,古代官名,相當於縣令。
  • 四望亭:亭名,意爲可以四面觀望的亭子。
  • 雙溪:兩條溪流。
  • 繞郭:環繞城牆。
  • 山爲城:山形如城牆。
  • 疊翠:層層疊疊的綠色,形容山色翠綠。
  • 畫屏:如畫的屏風,比喻景色美麗。
  • 林塘:林中的池塘。
  • 瀟灑:自然大方,不拘束。
  • 蒲荇:兩種水生植物,蒲草和荇菜。
  • 公餘:公務之餘。
  • 澹無營:心情平靜,無所求。
  • 環眺:環視遠望。
  • 心目醒:心靈和視覺都感到清醒。
  • 洞庭:洞庭湖,這裏泛指廣闊的水域。
  • 八荒:八方荒遠之地,泛指天下。
  • 戶庭:家門前的院子,比喻視野開闊。
  • 手揮五絃:彈奏五絃琴,形容悠閒自得。
  • 水泠泠:形容水聲清脆悅耳。

翻譯

兩條溪流環繞着城牆,山巒層疊,翠綠如畫屏。 在溪山深處建有一座小亭,林中的池塘自然大方,蒲草和荇菜青翠。 縣令在公務之餘,心情平靜無所求,來到這裏四面遠望,心靈和視覺都感到清醒。 廣闊的水域和八方荒遠之地彷彿都在眼前,他手彈五絃琴,水聲清脆悅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郗令尹在四望亭中的所見所感,通過「雙溪繞郭」、「四山疊翠」等自然景象,展現了亭子周圍寧靜而美麗的環境。詩中「林塘瀟灑蒲荇青」一句,以自然的筆觸勾勒出亭子附近的清新景緻。後文通過「令君公餘澹無營」等句,表達了縣令在此地放鬆心情,享受自然之美的寧靜心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別號六峯,遂昌人。其父竹坡,當宋季以能詩稱。仲明遭亂轉徙,宋亡二十年,始歸故鄉。嘗掌教於永嘉,秩滿至京,謝病歸。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續稿》。自題其卷首雲:「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遊湖海,作詩凡千餘首。丙子,家燬於寇,遺編散落,無一存者。僅憶《秋日寄僧》一聯曰:『白蘋影蘸無痕水,黃菊香催未了詩。』先業無傳,雅道幾廢,不肖孤之罪也。」觀此,則仲明詩學,有自來矣。 ► 283篇诗文